期刊简介
本刊为公开发行的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,基本栏目设有基础医学、临床医学、检验医学、影像医学、预防医学、临床护理等。主要刊登实验医学论文和应用医学论文。本学报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,被美国《化学文摘》、《俄罗斯文摘杂志》、中国学术期刊(光盘版)等多家数据库收录。
往期目录
-
1999
-
2000
-
2001
-
2002
-
2003
-
2004
-
2005
-
2006
-
2007
-
2008
-
2009
-
2010
-
2011
-
2012
-
2013
-
2014
-
2015
-
2016
-
2017
-
2018
-
2019
首页>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

- 杂志名称: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
- 主管单位:安徽省教育厅
- 主办单位:蚌埠医学院
- 国际刊号:1000-2200
- 国内刊号:34-1067/R
- 出版周期:月刊
期刊荣誉:安徽省科技期刊优秀期刊三等奖(05)期刊收录:万方收录(中), CA 化学文摘(美), 上海图书馆馆藏, 国家图书馆馆藏, 知网收录(中), 统计源核心期刊(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), 维普收录(中)
川崎病25例凝血指标和D-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分析
滕凤猛;陈昌杰;楼金吐
关键词: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(川崎病), 凝血酶原时间,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, 纤维蛋白原, 凝血酶时间, D-二聚体
摘要:川崎病(Kawasaki disease,KD)又称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,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全身血管炎性疾病,自1967 年日本报道以来,其发病率逐年上升,近年取代风湿性心脏病成为我国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,也是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.川崎病的发生、发展与血液高凝状态、血栓形成倾向有着密切关系[1].D-二聚体(D-dimer)与血液凝固、纤溶及机体炎症反应等均具有内在联系[2].本文对2005 年住院的25例KD患儿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(APTT)、纤维蛋白原(Fib)、凝血酶时间(TT)、凝血酶原时间(PT)及国际正常化比值(INR)、D-dimer回顾性分析,以探讨凝血指标、D-dimer在病程中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以及D-dimer能否作为KD的早期诊断指标.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