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刊简介
本刊为公开发行的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,基本栏目设有基础医学、临床医学、检验医学、影像医学、预防医学、临床护理等。主要刊登实验医学论文和应用医学论文。本学报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,被美国《化学文摘》、《俄罗斯文摘杂志》、中国学术期刊(光盘版)等多家数据库收录。
往期目录
-
1999
-
2000
-
2001
-
2002
-
2003
-
2004
-
2005
-
2006
-
2007
-
2008
-
2009
-
2010
-
2011
-
2012
-
2013
-
2014
-
2015
-
2016
-
2017
-
2018
-
2019
首页>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

- 杂志名称: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
- 主管单位:安徽省教育厅
- 主办单位:蚌埠医学院
- 国际刊号:1000-2200
- 国内刊号:34-1067/R
- 出版周期:月刊
期刊荣誉:安徽省科技期刊优秀期刊三等奖(05)期刊收录:万方收录(中), CA 化学文摘(美), 上海图书馆馆藏, 国家图书馆馆藏, 知网收录(中), 统计源核心期刊(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), 维普收录(中)
人端粒酶逆转录酶与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
曹渊(综述);沈慧玲;许文林(审校)
关键词:肿瘤, 端粒, 端粒酶,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, 综述
摘要:1938年,Hermann Muller 通过 X 射线照射果蝇产生突变体,发现了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并命名为端粒(telomere)。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的末端物质。它作为一种保护性的结构单位,在维持染色体稳定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。人类的端粒由 TTAGGG 重复序列构成,长度大约2~15 kb[1]。端粒在染色体末端形成 T 环,不但可以防止染色体重排和末端融合,而且可以保护编码 DNA 序列,防止 DNA 在复制中丢失,起到了维持染色体稳定性的作用[2]。不同个体的端粒长度各异,不完全复制机制使得细胞每分裂1次,端粒缩短50~100 bp。端粒的这种调节机制限制了细胞的分裂次数,防止细胞异常增殖和恶变。而端粒酶的存在使细胞逃脱了端粒的这种调节,终发展成为永生细胞。人的端粒酶由人端粒酶逆转录酶(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,hTERT)、人端粒酶 RNA 和人端粒酶相关蛋白3个亚单位组成[3]。在许多人类肿瘤中都可观察到 hTERT 表达水平上调与端粒酶活性成正相关,同时这也被认为是肿瘤发生所必须的[4]。本文就 hTERT 与临床肿瘤的相关性作一综述。
友情链接